总机: 010-53388202

北京市大兴区星光视界中心1C座3层

企业新闻
主页> >  企业新闻
企业新闻

标准知识丨SEP许可博弈中的FRAND迷雾:公平合理到底谁说了算?

2025-06-14

在通信、芯片等高度依赖技术标准的产业,标准必要专利(SEP)是绕不过去的关卡。当一项技术被纳入行业标准,该技术的专利即成为SEP,想要制造符合标准的产品必须获得其许可。而“公平、合理、无歧视”(FRAND)原则,则是业界为平衡多方利益达成的共识基础。然而,关于FRAND原则的落地实践,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从未停止。


FRAND原则的核心困境源于其本质的模糊性:

1.何为“公平合理”?没有绝对标尺。 专利权人强调研发投入的巨额回报、专利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占比;实施方则关注生产总成本、供应链可承受力,以及如何分摊许可费用至终端产品。许可费基数是选择整机售价还是最小可销售单元(芯片或模组)?费率该如何与专利技术贡献比例匹配?每一种策略性定价都可能影响全局。

2.无歧视之难:公平对待的标准难统一。 SEP巨头往往面对成百上千的被许可方。对不同规模企业、“善意”或“侵权”对象,如何在统一标准下实施个性化定价而不逾越歧视边界?全球不同区域市场间的许可费率差异是否该存在?法律与实践间总存在理解鸿沟。

3.协商失衡与博弈僵局:谈判权的不对称导致困境。 技术密集型企业握有核心专利武器,拥有先天谈判优势;产品制造商则在担心专利挟持与许可费叠加成本侵蚀利润。双方常因对“FRAND”解读差异陷入僵局甚至爆发诉讼——全球SEP领域诉讼数量正逐年激增。


混乱局面呼唤解决思路的新探索

1.司法探索艰难前行。 虽然多国法院都试图通过判决厘清FRAND边界,但受制于技术复杂性和个案差异性,判决很难提供具有普适性的许可计算模型,统一指引遥遥无期。

2.行业对话机制正起步。 产业联盟、标准组织日益意识到协调的必要性。一些团体尝试建立中立许可平台,制定专利池或更具操作性的透明许可框架,旨在寻求更广泛共识。

3.寻求全球治理的突破点。 SEP许可争议本质是全球化知识产权治理难题。当各国监管政策和司法实践存在差异,如何在推动技术无障碍流通与保护创新激励间找到平衡,考验着国际规则的重塑智慧。


FRAND绝非固定终点,而是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博弈中不断被重新定义——对专利权人而言,它需要回报与责任的平衡;对被许可人而言,它关乎可预期成本与可承受性平衡;而对整个市场来说,这关系到创新动力、发展效率与生态健康的平衡。在技术迭代速度远超规则重塑的今天,FRAND争议注定长期存续。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