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机: 010-53388202

北京市大兴区星光视界中心1C座3层

企业新闻
主页> >  企业新闻
企业新闻

政策解读丨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》解读:如何以标准赋能新质生产力!

2025-06-11

一、标准化与科技创新:双向赋能新质生产力

1.加速科技成果转化
《纲要》提出“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”,明确要求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超50%。
通过“技术专利化、专利标准化、标准产业化”路径,缩短创新成果转化周期,例如国家标准平均制定周期压缩至18个月以内。
2.布局前沿技术标准
在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,标准为创新划定底线、引领方向。例如,通过团体标准培育未来产业,以强制性标准保障技术安全与生态兼容。
二、产业升级:标准重构产业链竞争力
传统产业转型:聚焦机械制造、轻工业等领域,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,强化上下游标准衔接。
新业态孵化: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标、行标的企业标准,以“标准领跑”带动“企业领跑”,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。
绿色低碳升级: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,加强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,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三、治理效能:标准化支撑高效能治理
城乡与公共服务:推进乡村振兴、新型城镇化、政务服务等领域标准化,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。
安全与质量监督:强化强制性标准在健康、安全、环保领域的“硬约束”,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。
四、开放融合:标准国际化塑造新优势
推动标准“走出去”:深化“一带一路”标准化合作,提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(目标转化率85%以上),助力中国技术、装备和服务出海。
参与全球规则制定:依托国际标准化组织(如ISO TC 96、TC 264),抢占新兴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。
五、机制创新:激发市场主体活力
优化供给结构:推动标准供给从“政府主导”转向“政府与市场并重”,发展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,释放市场活力。
强化技术支撑: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(目标50个以上),打造“标准-计量-认证认可-检验检测”一体化平台。

在线客服